经济社会在快速地进步与发展。同时,在不断地改善着人们的生活。那些曾经牵系着老百姓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传统手工艺与老行当,因需求率低、利润空间小等因素,正在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悄悄地离我们远去。像修伞匠在我们这儿已多年不曾再见。
而在杨巷镇新芳村瑶塘里则就有这么一位修伞匠,今年已85岁的高洪生老人,还在坚持着。距离高师傅到溧阳街上学徒谋生距今已整整70年了。从前高师傅每天出来做活都会挑着一副担子,担子一头是三、四个抽屉的方木箱,装着做伞、修伞的常用工具;另一头则是一个竹筐,筐里盛满了各式各样的伞骨架,以及裹着的一捆捆伞纸、伞布,一小罐桐油和各种修伞、补伞的备用材料。村上的人们听见了吆喝声后,需要修伞、补伞的便从家里寻出破旧的油纸伞、油布伞、洋花伞、黑布伞,请他打个补丁、黏合缝线,或是拆换骨架,或是整把伞绷布涂油。
对于即将远去的老行当,高师傅有的仅仅是叹息。高师傅也知道,自己干的这个行当也许不久的将来就会消失。但他说,能干一天是一天,修伞匠这个活虽发不了财,但靠手艺自食其力比啥都光荣。他表示,尽管现在生活好了,但勤俭节约的传统应当发扬,只要有人需要服务,我一定会满足他们,把伞修好。(龚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