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初,因农村粮食产量低,满足不了人们的吃饭问题。城镇居民,每人每月实行定量供应,一般居民每月定量为24斤。那时,我在宜兴县人武部工作。到了每年秋冬季节,全县各公社、大队都要组织民兵搞军事训练。训练期间,可以向上级政府部门申请,给以一定额度的粮食补贴,统一由当地的粮管所补给,领回粮票,再凭粮票购大米。
1973年冬天,我与县人武部共5位同志来到渚东公社水龙大队协助搞军训,集体住宿在大队部的仓库里。训练很辛苦,交付的粮票不够用。为了填饱肚子,作训科的杨参谋请大队书记,从生产队里先买来100多斤山芋和50多斤山芋丝。吃的菜是从市场上买回的时鲜蔬菜,一个星期才吃上1—2次猪肉。然而,大家对这粗茶淡饭的生活,仍感到满足。
那年腊月的一天,政工科科长宋友根领着我到水龙口生产队,协助民兵排长写训练工作总结。水龙口生产队边上有一座清澈见底的小水库,当我俩途经水库西侧的一个山坡时,见一只野兔从水库坝基边直往山上逃窜,我好奇地追上去。追着追着,只见那只野兔慌不择路,一头撞上了山坡上的一个大树桩,顿时头破血流,不一会儿就断气了。我将那只野兔拎回让宋科长看。他乐呵呵地说:“走,我们到附近老乡那里,将它剥皮处理,好好做一顿美餐吧!”……我俩在水库边的一户老太家中吃完饭,感谢老太为我们忙活了大半天,分手时,宋友根科长从口袋里摸出仅有的一张半斤粮票给了那位老太,当我一摸口袋时,发觉身边没带粮票,就歉意地向老太说明,待明后天将这半斤粮票送上门。可由于当时忙于年终工作,要跑几个生产队,匆匆办完后,领导通知大家回部里过年。通知接到后,大家打起背包行李,从水龙大队往宜兴县城赶路。
当公交车路过川埠车站时,我一拍大腿自语道:“啊呀!答应老太付的半斤粮票忘了交了!怎么办?……”第二天一早,我一个人专程再乘车去水龙口村。车到张渚车站下了车,我一路小跑六七里路,满头大汗登门老太家,将半斤粮票交到她的手上。紧接着,我又一路小跑往回赶。此时,寒风“呼呼”,天空中飘起了雪花……当我回到宜兴人武部时,感到心里踏实了。“半斤粮票”的故事,一晃49年过去了。
最近,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过程中,讲到了每个共产党员如何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如何发挥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鱼水关系,我联系这则小故事,进行回忆,觉得回味无穷。(朱斌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