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过暑假,夜间,村上的大人小孩都在大门口场地上乘凉,孩子们有的打着蒲扇嘻嘻哈哈闹着玩,有的在一起捉萤火虫,有的在听老者讲故事。然而,在那繁星闪闪,田野蛙声不断的夜景中,有位大嫂认真教孩子们唱儿歌的情景,使我记忆犹新。
“天上星,亮晶晶,好像青石板上钉铜钉。星儿亮,星儿明,星星向我眨眼睛。星星多,多星星,数来数去数不清。”孩子们用整齐而欢快的语调,只一支烟功夫,就能背上了。接着,大嫂又教孩子们学另一首儿歌《数青蛙》:“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当大嫂教第二遍时,不少孩子已经能随口一起念上了,当念到最后一句时,大家会心地笑了。这时,夜空飘来阵阵凉风。
这两首儿歌,我小时候也跟着奶奶唱,它流传不知多少年了。这些儿歌,孩子们一念就懂,一唱就会,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音的节奏和谐而有变化,文字短小精炼。如《数青蛙》一首,用的是七字句,中间穿插“扑通”这个象声词,音乐性很强。二是内容生动、具体、形象、深入浅出。儿歌通过孩子们熟悉的天体物象和地头小动物,传授一些简单的天文知识和动物常识,来训练他们一点基本的计算能力,寓知识于趣味之中,格外显得生动活泼。这样的儿歌举例很多,如春天教孩子唱《小蜜蜂》儿歌:“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西,飞到东,东边梨花白,西边桃花红,吸了花蜜回窝去,酿成蜂蜜好过冬。”夏收时,教孩子们唱《打大麦》:“劈劈啪,劈劈啪,大家来打麦……”。秋收时,让孩子们学唱《吃果果》:“排排坐,吃果果。果果多,分得多;果果少,分得少……”。如果到了冬天,又可学唱《雪花飘》等等。
教儿歌能让孩子们开发智力,教儿歌能给孩子们带来情趣。
(朱斌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