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出生在旧社会,生长在新中国的红旗下。1949年春,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4月24日,和桥解放。同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当年秋天,我幸运地背上书包,进村里的一所初级小学读书,直至参加工作。2001年5月办理退休手续后,又有21个年头了。不知不觉中,时间老人将我带进了82岁的高龄老人行列。
我的出生地就在滆湖边上的双墩港村。家乡所发生的变迁,每时每刻都铭记在我的脑海里。记得在我上学三年级时,老师让我们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来到闸口乡北沙滩村(现为和桥镇),听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邓槐银讲他去北京参加劳模表彰会,受到毛主席接见的情景。邓槐银的讲述绘声绘色,他还跳下讲台,从家中牵出一头系着大红绸带的耕牛,说:“同学们,解放前,我从苏北逃荒讨饭来到这里打长工,当牛做马还是吃不饱穿不暖。今天,我劳动光荣,翻身当家作主人,县政府还奖了我一头大水牛。我绝不辜负党和政府对我的期望。”1999年5月的一天,我重访时年已是80多岁的邓老时,住在小洋楼里的他动情地说:“当时是县政府奖给我一头耕牛,为我耕地种田帮了大忙,我不知有多高兴。可现在,看看田野里一台台正在收割、翻地的‘铁牛’,那水牛不在话下了。农村变化一年一个样啊!”邓老说的那段话又过去23年了。23年后的今天,喜看家乡农村的变化,真是瞬息万变。
说起现代化农业的种田模式,确实发生了新的变化。我镇北渠村退役军人徐中勤创办“宜兴市北渠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和“茂丰家庭农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徐中勤是位三等甲级伤残军人,从2010年开始,他承包了村里300多亩耕地,吸纳本村的残疾人、贫困户和部分退役军人到农场就业。先后购置了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治虫机、脱粒机、无人机等30多台(套)农用机械,把这300多亩田地管理得井井有条,粮食年年丰收,农场职工的年收入也达到6万元。与此同时,他又主动帮助周边村100多户提供高翻土、播种、收割等服务,面积达5000多亩,受到了周边村民的交口称赞。农场生产的“农家米”名声在外,在市场上成为抢手货。徐中勤是新时代农民的佼佼者。去年秋天,他参加了无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的“华腾军创杯”事迹介绍,荣获优胜奖。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和桥镇又涌现出一批“特色村”。全国文明村——北庄村,除了种好粮食作物外,开辟了草莓园、芦笋园,种植户采用了大棚,时鲜的芦笋和草莓及时采摘,供应市场,增加了农民收入。滆湖之畔的西锄村建起了20亩的“辰希缘现代农业示范园”,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采用纳米膜技术栽培的西红柿、西瓜,攀挂在不锈钢的支架上,枝藤蔓延、瓜果飘香、令人赞叹。
再说说和桥美丽乡村的文化底蕴美和红色教育基地美。举世闻名的苏东坡海棠园、新四军太滆地区十六旅成立地、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故居以及位于武(进)宜(兴)交界处的滆湖湿地公园、江苏省农民公园——“天一度假村”,等等。这都是和桥镇对外开放、进行人文历史教育和党史主题教育的基地,又是广大游客乡村游的好去处。现在,和桥镇的每个行政村,分别被各级授牌为“美丽乡村”“最美村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已全覆盖。走进每一个村落,展现在眼前的田成方、树成行。一条条乡间水泥路、柏油马路宽阔平坦,各式车辆穿梭不息、私家小轿车可以开到家门口;乡间河道实行河长制管理,河道整洁、碧水涌流;新农村的聚居地楼房林立,实行了网格化管理……
展望新征程,喜迎二十大。和桥镇犹如一颗闪烁在滆湖之滨的明珠,在碧水蓝天间熠熠生辉! (朱培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