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内在动力,把着落点定在规范化机制上。我工作的动力与激情源于市老年协会和街道领导的信任与支持,源于社会各界的爱心与奉献,源于老年群众的需求与期盼,也源于本人对工作责任的理解与深化。我们建立了一月一次学习交流活动制度,组织理事、村(社区)会长、老年志愿者骨干进行学习交流。通过学习提升,把工作的着落点定在规范化机制上。及时调整镇、村两级会长队伍,健全了规章制度和工作台账。同时,成立老年志愿、老年调解、老年文化和老年联络员等特色队伍,并主动出击、多方协调,加快建设活动阵地。到目前为止,除一个村暂未建设和另一个村正在建设外,街道和6个村(社区)完成了老年活动中心(室)的新建或改造任务,并成功创办“一家一校两站”。值此,全街道工作步入规范化常态化。
增强工作活力,把着眼点瞄在社会化方位上。我们主动求得街道领导重视和支持,把社会各界的力量联动起来,建立起全社会行动的工作机制。联合街道涉老部门开展二次关爱老人广场活动;联合街道文化站组织20余场次老年文化培训;联合市人民医院为老年人进行5场次健康知识讲座;联合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为4460名65岁以上老人体检;联合街道司法所进村入户普法宣传8次。同时,引导爱心人士开展惠老助老服务。东氿社区吴正华捐资9万元,为老年乐队置办乐器;茭渎村邱丽蓉每逢传统节日,为敬老院50多位老人发放慰问金和物资;史维伟、钱国伦、许祥芬、蒋小平、陈敏东等为老年群众赠送钱物合计10万余元;核心村黄春华、黄国华兄弟俩自筹资金70余万元,为社渎自然村新建老年活动室。
提振创新魄力,把着重点放在多元化目标上。以队伍建设多元化提升工作实效。不仅把退休干部、老教师、企业家和老年群众代表推选为理事,而且还把各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和涉老部门负责人推选为理事。还推选29位退休老同志和64位村(社区)条线干部担任联络员,并组成志愿队伍。组织学习培训、庄严授旗,主动融入防疫、抗洪、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以活动项目多元化增强吸引力。组织60多位老年工作骨干赴张渚、湖氵父参观学习;开展金婚老人“爱在深秋、缘定新庄”主题活动;带领特色文化团队赴各村(社区)、敬老院开展12场次送文化活动;举办“远洋杯”“夕阳红”书画展评活动;举行5场次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和新《老年法》知识竞赛。多元化活动开展,在全社会倡导了敬老养老助老新风尚。